成本不變行業(Constant-cost industry)成本不變的行業是指具有水平的長期供給曲線的行業,它的擴大並不會引起投入品價格的上升或下降。即某行業的產量變化所引起的生產要素需求的變化,不對生產要素的價格發生影響。這種行業中各廠商的長期平均成本不受整個行業產量變化的影響,無論產量如何變化,長期平均成本是基本不變的。這種行業就是「成本不變行業」。


第一、這一行業在經濟中所佔的比重很小,所需要的生產要素在全部生產要素中所佔的比例也很小,從而它的產量的變化不會對生產要素的價格發生影響。
第二、這一行業 所使用的生產要素的種類與數量與其他行業成反方向變動。這樣,它的產量的變動也就不會引起生產要素價格的變動,從而保持長期平均成本不變。
成本不變行業的長期供給曲線的推導:見上兩圖。左圖描繪了廠商的成本曲線與需求曲線;右描繪了行業的供給曲線與需求曲線。
1.由市場需求曲線D1與市場短期供給曲線SS1的交點A形成一個長期均衡點,均衡價格P1;

3.連接短期供給曲線SS1的點A與短期供給曲線SS2的點B這兩個長期均衡點A、B形成的連線,便是成本不變行業的長期供給曲線LS
結論:成本不變行業的長期供給曲線為一條水平直線,該線的價格等於產出的長期最小平均成本。在高於此價格時,存在正的利潤,就有更多廠商進入,從而短期供給增加,對價格形成下降的壓力。記住在成本不變的行業中,當產出市場的條件發生變化時,投入價格不發生變化,成本不變的行業就有一條水平的長期平均成本曲線。
在完全競爭條件下,行業的長期供給曲線又可分為成本不變行業的長期供給曲線和成本遞增行業的長期供給曲線兩種。

q和Q分別為原長期均衡時企業和行業的產量;D為原需求曲線;S為原供給曲線;OP為均衡價格;LAC為長期平均成本曲線。如果市場上需求增加,需求曲線從D移向D′。此時,從短期看,價格就會提高。但從長期看,只要價格高於平均成本,有經濟利潤,新企業就會進入行業,使供給曲線S向右移動。由於該行業屬成本不變行業,行業供給量增加,平均成本仍保持不變,所以S就會移動到S′,使價格又回到P,即平均成本的最低點,此時這個行業又處於新的長期均衡狀態。這樣,如果D與S的交點為a,D′和S′的交點為b,那麼連接a、b的直線就是成本不變行業的長期供給曲線,它反映了價格與行業供給量之間的長期關係,這是一條完全彈性的供給曲線。Q′Q即超產部分,由新企業來承擔,單個企業的供給量不變。從長期看,市場價格始終是P,也不變。如果需求增加,供給量可無限擴大。

成本不變行業的長期供給曲線與成本遞增行業的長期供給曲線的區別是:在成本不變行業中,需求增加,新企業進入,一直到價格恢復到原來水平。在成本遞增行業中,新企業加入,一直到價格等於新的長期平均成本的最低點。
只要企業追求最大利潤,在完全競爭條件下,從長期看,企業一定會達到這樣的產量水平,它使自己的成本達到成本曲線的最低點,同時又使價格等於邊際成本(P=MC=AC)。
企業的成本達到企業成本曲線的最低點,說明企業的生產效率達到了最高點。
價格等於邊際成本,即P=MC,說明從社會資源合理分配的觀點看,企業的產量水平也處於最優。他們認為,邊際成本代表多生產一件產品所需追加的資源的價值;價格代表社會消費者對每一件多生產的產品的價的評價。如果企業生產某種產品,其產量水平處於P>MC的情況,表明生產出來的產品的價值大於投入資源的價值,此時說明企業的產量水平不是最優,因為這時如果企業增加產量,還能進一步增加社會的總財富。如果企業生產某種產品,其產量水平處於P<MC的情況,表明生產出來的產品的價值小於投入資源的價值,此時,說明企業的產量水平也不是最優,因為這時如果企業減少產量,也可以進一步增加社會的總財富。所以,結論只有一個,即只有當P=MC時,其產量水平從整個社會資源的合理分配來看,是最優的。按這個產量水平生產,能夠為社會提供最大的財富。
所以,完全競爭條件下,企業只追求最大利潤,在長期看來,就能既達到企業內部生產效率最高,又能達到社會資源在企業之間的分配最為合理,這就是亞當·斯密所謂有一隻看不見的手,能把整個社會生產組織起來。

1. 當市場商品價格P=100時,廠商實現MR=LMC時的產量、平均成本和利潤。
2. 該市場長期均衡時的價格和單個廠商的產量。
3. 當市場的需求函數為Q=660-15P時,行業長期均衡的廠商數量。
解答:TR=100Q,則MR=100.
LMC=
(1)、MR=LMC,即100=解得Q=10
LTC(10)=200LATC=200/10=20
利潤=10×100-200=800
(2)、市場長期均衡時,價格等於最小長期平均成本,即P=Min{LATC}
LATC=
令得Q=6。即Q=6時,長期平均成本達最小。最小平均成本=4。所以長期均衡時價格為4。
(3)、成本不變的完全競爭行業的總供給曲線為水平線,由(2)的結論知道其供給曲線為P=4.此時市場需求為Q=660-15×4=600,單個企業的產量為6,則可知共有100個廠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