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注入邏輯電路是在NPN晶體管的基極接有PNP晶體管作為恆流源,採用公共發射區,集成多個NPN晶體管倒相器的基本門電路,簡稱I2L電路。I2L電路的倒相管採用公共發射區的縱向NPN晶體管。
集成注入邏輯電路 -集成注入邏輯電路
集成注入邏輯電路 -正文
在NPN晶體管的基極接有PNP晶體管作為恆流源,採用公共發射區,集成多個NPN晶體管倒相器的基本門電路,簡稱I2L電路。將這類基本門電路前後串接起來,經過適當組合,即可實現各種邏輯功能。在前後串接組合時,本級恆流源電流既可作為前級的負載電流,又可作為本級基極注入電流,這取決於前級門的狀態是通導還是截止。I2L電路是70年代初發展起來的一種高集成密度、雙極型邏輯電路。它是在常規雙極型集成電路工藝的基礎上經過改進而成。I2L電路無需隔離,結構緊湊,不用電阻,可以獲得很高的集成度和集成密度,並在低功耗下有較高的速度。
I2L電路採用PNP橫向晶體管作為恆流源。橫向晶體管是指PNP或NPN晶體管的發射區、基區、集電區是沿晶元的平面方向分佈,即從發射極到集電極的電流是在晶元內橫向流動。硅雙極型集成電路主要用 NPN晶體管構成。在以 NPN晶體管為主體的集成電路中,如需要兼用PNP晶體管時,其方法之一是製作橫向PNP晶體管。橫向PNP晶體管製作簡單,能與NPN晶體管工藝兼容,不增加工序。在擴散NPN晶體管基區的同時,即可製作橫向PNP晶體管的發射區和集電區(發射區作為注入條也可再擴散,加深摻雜濃度)。橫向 PNP晶體管的缺點是截止頻率較低,電流放大係數在2~5之間,少數可達10左右。
I2L電路的倒相管採用公共發射區的縱向NPN晶體管。它與通常的縱向NPN晶體管不同,其集電區在上方,公共發射區在下方。
恆流源晶體管的發射極是一個P型注入條,橫向晶體管的基區和集電區,分別是縱向晶體管 NPN的發射區和基區。當P型注入條加上正電壓后(I2L電路的電源),注入條向 N型基區注入空穴,空穴渡越該基區后被集電區收集。被收集在 PNP晶體管集電區的空穴有兩個可能的去向:①作為NPN晶體管的基極注入電流(如果前級NPN晶體管處於截止狀態),導致NPN晶體管的導通;②作為前級NPN晶體管的集電極電流,如果前級NPN晶體管處於導通狀態,則該空穴電流流向前級 NPN晶體管。因其飽和壓降較小,本級NPN晶體管的發射結電壓也就很小,即本級NPN晶體管處於截止狀態(圖2)。因此,I2L電路的工作過程,實質上就是由外部注入條注入的少數載流子在集成器件體內轉移,引起基本門導通或截止。


參考書目
復旦大學微電子教研組編:《集成電路設計原理》,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1978。
集成注入邏輯電路 -配圖
集成注入邏輯電路 -相關連接